典型文献
以大蜡螟幼虫为模型研究伏立康唑抗茄病镰刀菌效果
文献摘要:
目的 构建大蜡螟幼虫动物茄病镰刀菌感染模型并观察伏立康唑治疗效果.方法 选用临床分离获得茄病镰刀菌1株,实验所用孢子悬液浓度梯度为1×105~1×108 CFU/mL,根据死亡率筛选出最佳感染浓度,并以此浓度感染大蜡螟幼虫,用伏立康唑(1.5 mg/kg)治疗;同时设置未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实验过程中收集大蜡螟幼虫尸体做病理检测并记录5d内死亡情况,每24 h记录1次.通过感染后病理组织切片和大蜡螟幼虫生存率两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大蜡螟幼虫在1×107 CFU/mL茄病镰刀菌感染后,5d死亡率达100%,1×107 CFU/mL为本次实验组最佳感染浓度;大蜡螟幼虫感染第2d死亡虫体病理检测发现大量茄病镰刀菌菌丝和孢子,经伏立康唑治疗后,单个幼虫体内菌体减少,菌体内菌丝减少;大蜡螟幼虫生存曲线显示伏立康唑治疗组较单茄病镰刀菌感染组生存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 大蜡螟幼虫能够作为茄病镰刀菌体内感染的动物模型,并可用于观察药物治疗效果.
文献关键词:
大蜡螟幼虫;茄病镰刀菌;伏立康唑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梦寒;赵望;贾庚佩;孙毅;曾同祥
作者机构:
长江大学,荆州434100;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全科医学科,荆州434100;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皮肤病与性病科,荆州434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梦寒;赵望;贾庚佩;孙毅;曾同祥-.以大蜡螟幼虫为模型研究伏立康唑抗茄病镰刀菌效果)[J].中国真菌学杂志,2022(01):17-21,31
A类:
B类:
大蜡螟幼虫,伏立康唑,茄病镰刀菌,感染模型,实验所,孢子,浓度梯度,CFU,未处理,生理盐水,尸体,病理检测,5d,死亡情况,病理组织,组织切片,2d,虫体,菌丝,菌体,生存曲线,动物模型,药物治疗效果
AB值:
0.17380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