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经鼻感染BALB/c小鼠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文献摘要:
目的 构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BP)经鼻感染BALB/c小鼠动物模型,为后续类鼻疽菌的毒力研究和急性类鼻疽的致病机制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经鼻主动吸入的感染途径,通过大体解剖、组织病理和组织匀浆计数菌落等方法观察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小鼠的病理生理反应、脏器病理损伤和细菌定植情况,分析急性类鼻疽感染小鼠模型的生物学特征,并比较致病性类鼻疽临床株与非致病性类鼻疽泰国株(伯克霍尔德菌)感染BALB/c小鼠的不同表现.结果 急性类鼻疽菌经鼻感染模型中,BALB/c小鼠死亡多集中在感染后第3到第5天,3×105~3×106 CFU可作为急性类鼻疽BALB/c小鼠病死模型的合适攻毒剂量,而半数致死量约在3×104~3×105CFU.大体解剖和组织HE染色均可见肺脏、脾脏和肝脏组织中形成脓肿或坏死病灶,其中在脾脏最明显,并与攻毒剂量呈正相关.类鼻疽菌感染的小鼠血液、肺脏、脾脏及肝脏中均发现类鼻疽菌定植,且定植量与组织特异性有关,血液中分离到的活菌浓度最高[Log2对数值:(10.28±0.34)CFU/mL],定植总量最高的脏器是肺脏[Log2对数值:(7.54±2.11)CFU].虽然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与伯克霍尔德菌株在细胞水平上的生物学效应类似(多核巨细胞形成、胞内增殖等),但是对BALB/c小鼠的毒性差异显著.伯克霍尔德菌即使在高剂量(8×107 CFU)时对小鼠仍是非致死性的,而且无法在小鼠脏器中有效定植.结论 成功构建了经鼻吸入性感染BALB/c小鼠的急性类鼻疽动物模型,明确了类鼻疽菌造成的组织病理损伤特点,发现了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与伯克霍尔德菌株在动物水平上的显著生物学差异.
文献关键词: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经鼻感染;动物模型
作者姓名:
夏飞;屈磊;胡海涛;杨芳;曾群利;刘海朝;方瑶;毛旭虎
作者机构:
中部战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湖北武汉430070;陆军军医大学药学院&医学检验系临床微生物及免疫学教研室,重庆40003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夏飞;屈磊;胡海涛;杨芳;曾群利;刘海朝;方瑶;毛旭虎-.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经鼻感染BALB/c小鼠模型的构建与评价)[J].中国热带医学,2022(10):923-929
A类:
经鼻感染,pseudomallei,类鼻疽菌
B类: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ALB,小鼠模型,构建与评价,Burkholderia,小鼠动物模型,毒力,致病机制,感染途径,匀浆,菌落,病理生理,生理反应,脏器,病理损伤,细菌定植,生物学特征,致病性,泰国,感染模型,多集,攻毒,毒剂,半数致死量,105CFU,HE,肺脏,脾脏,肝脏组织,脓肿,组织特异性,活菌,Log2,生物学效应,多核,巨细胞,高剂量,死性,吸入性,损伤特点
AB值:
0.15587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