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睾丸Clock基因下调后小鼠精子前向运动百分率降低的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 通过对睾丸精子超微结构的观察和实验室前期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再分析,探讨睾丸Clock基因下调使小鼠精子前向运动百分率降低的机制.方法 选取SPF级ICR雄性小鼠(8周龄)1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另2只小鼠作为免疫共沉淀实验样本.获取小鼠Clock基因下调的睾丸组织,透射电镜观察其中精子的超微结构.结合对实验室前期数据再分析的结果,ELISA检测睾丸组织中α-KGDH的活性,并以RT-qPCR检测睾丸中二氢硫辛酸脱氢酶(DLD)的转录组水平.最后在野生型小鼠睾丸组织中验证CLOCK蛋白与DLD蛋白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Clock基因的表达显著降低(P<0.001);实验组睾丸中精子细胞线粒体形态和排列出现异常;差异蛋白的GO和KEGG富集分析提示,实验组精子线粒体中三羧酸循环限速酶α-KGDH的亚基构成蛋白之一的DLD明显下调(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睾丸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α-KGDH)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睾丸Dld基因mRNA水平也明显下调(P<0.05);而野生型小鼠睾丸中CLOCK蛋白与DLD蛋白能够相互作用.结论 睾丸Clock基因的下调可导致小鼠精子线粒体结构和功能蛋白发生改变,从而限制了线粒体能量的产出,最终导致精子前向运动百分率降低.
文献关键词:
睾丸;Clock基因;精子前向运动百分率;线粒体;能量代谢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禹蒙;成妹婷;后望;骆芷寒;代泽咏;江舟;肖静;汪宇辉;郭慧玲;刘延友
作者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时间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禹蒙;成妹婷;后望;骆芷寒;代泽咏;江舟;肖静;汪宇辉;郭慧玲;刘延友-.睾丸Clock基因下调后小鼠精子前向运动百分率降低的机制)[J].西部医学,2022(10):1409-1413,1419
A类:
Dld
B类:
Clock,精子前向运动百分率,睾丸精子,精子超微结构,期数,再分析,调使,SPF,ICR,雄性小鼠,周龄,免疫共沉淀,睾丸组织,透射电镜,电镜观察,KGDH,qPCR,中二,硫辛酸,DLD,转录组,在野,野生型,CLOCK,相互作用关系,精子细胞,线粒体形态,列出,出现异常,差异蛋白,富集分析,三羧酸循环,限速酶,亚基,基构,成蛋白,白之,复合体,线粒体结构,结构和功能,功能蛋白,白发,能量代谢
AB值:
0.284933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