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术后功能恢复介入时间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术临床疗效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术后功能恢复介入时间对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溶栓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德阳市人民医院接受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的80例L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DT术后开展功能恢复介入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早期组(n=43,术后3 d内开展功能恢复)和常规组(n=37,术后3 d后开展功能恢复).首次溶栓治疗后3 d观察两组患者的溶栓疗效,统计两组患者的溶栓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前、溶栓后(出院前)的健患肢周径差,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溶栓前、溶栓后1个月的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评分.结果 早期组患者溶栓疗效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患者溶栓时间、尿激酶用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后,两组患者健患肢髌骨上缘15 cm周径差、髌骨下缘15 cm周径差均明显小于本组溶栓前,早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小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1个月,两组患者GCQ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溶栓前,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溶栓前,且早期组患者VAS、PT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DT术后早期(3 d以内)开展LDVT的功能恢复介入治疗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辅助提高溶栓疗效,进一步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预后安全性较好.
文献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功能恢复;介入时间;临床疗效
作者姓名:
黄丽丽;陈粹;陆静;李金枝;彭莉
作者机构:
德阳市人民医院甲状腺血管外科,四川 德阳 618000
引用格式:
[1]黄丽丽;陈粹;陆静;李金枝;彭莉-.术后功能恢复介入时间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术临床疗效的影响)[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2(11):1337-1341
A类:
B类:
术后功能恢复,介入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术,LDVT,德阳市,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溶栓治疗,溶栓疗效,出院前,患肢周径,并发症发生情况,舒适状况,GCQ,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溶栓时间,尿激酶,酶用量,髌骨,上缘,下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早期,介入治疗,术后恢复
AB值:
0.20720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