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的腔内治疗进展
文献摘要:
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TS)是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后引起深静脉瓣膜破坏、血管闭塞所导致的继发性下肢慢性静脉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下肢肿胀、足靴区皮肤色素沉着及下肢慢性溃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PTS的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外科手术和腔内治疗.近年来,随着对下肢深静脉PTS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腔内治疗技术、设备的不断改进,下肢深静脉PTS的治疗方式亦在不断优化.相较于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腔内治疗具有微创、高效等优势.腔内治疗的目的是开通阻塞的髂股静脉,降低静脉高压,缓解下肢症状,其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机械性血栓清除术、导管接触性溶栓(CDT)、髂静脉支架植入术等多种技术.本文就下肢深静脉PTS的腔内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下肢;血栓后综合征;深静脉血栓;腔内治疗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晓天;焦健;张邓;彭剑波
作者机构:
安徽省立医院血管外科,安徽 合肥 230002;凤阳县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安徽 滁州 233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晓天;焦健;张邓;彭剑波-.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的腔内治疗进展)[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2(10):1217-1220
A类:
B类:
下肢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腔内治疗,治疗进展,PTS,DVT,静脉瓣,瓣膜,血管闭塞,继发性,慢性静脉疾病,主要症状,下肢肿胀,皮肤色素沉着,下肢慢性溃疡,保守治疗,外科手术,不断改进,微创,开通,髂股静脉,静脉高压,解下,机械性血栓清除术,导管接触性溶栓,CDT,髂静脉支架,支架植入术,多种技术,临床工作
AB值:
0.2396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