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益气散聚方对肥胖相关肾小球病模型小鼠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益气散聚方对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模型小鼠体内AMPK与炎症诱发的关系以及对肾损害的影响,阐明益气散聚方防治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的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将6周龄的60只雄性C57BL/6试验小鼠分为正常组(6只)、西药组(12只)、中药组(18只)、中西医结合组(12只)、模型组(12只),正常组小鼠用生理盐水与普通饲料灌胃、西药组小鼠用二甲双胍与高脂饲料灌胃、中药组小鼠用益气散聚方与高脂饲料灌胃、中西医结合组小鼠用二甲双胍、益气散聚方与高脂饲料灌胃、模型组小鼠用生理盐水与高脂饲料灌胃.在药物干预的第4周末、第8周末观察各组小鼠的肥胖体质量,并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尿RBP、尿NAG的变化情况,利用HE染色、免疫组化于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同时对肾脏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TGF-β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P-AMPKα)mRNA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在用药的第4周末和第8周末,正常组、中药组、模型组、西药组的小鼠体质量较前一次测量均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小鼠与其他各组相比体质量下降明显,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的第4周末和第8周末,中药组、中西医结合组、西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小鼠的24 h尿蛋白定量、尿RBP、尿NAG含量均降低,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五组进行组间比较发现,中西医结合组与中药组的治疗效果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小鼠治疗的第4周末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球囊腔变小,固有细胞无增生,系膜区未见明显增生,肾小管间质正常,未见细胞浸润;治疗第8周末检查发现与西药组、模型组进行比较,中西医结合组与中药组小鼠的肾小球直径均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第8周末对五组小鼠免疫组化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中西医结合组、西药组、中药组比模型组的PAMPK-α含量升高明显,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中药组、中西医结合组小鼠治疗的第4周末、第8周末MCP-1 mRNA、TGF-β1 mRNA表达下降,两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小鼠用药的第8周末PAMPK-αmRNA表达升高,三组较模型组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散聚方可通过提高肥胖相关肾小球病模型小鼠AMPK表达,抑制MCP-1、TGF-β1等炎症因子表达,从而改善肥胖引起的肾脏损伤.
文献关键词:
C57BL/6试验小鼠;肥胖相关性肾病;益气散聚方;AMPK信号通路;炎症因子
作者姓名:
方明珠;徐艳秋;顾耀东
作者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肾内科,上海 200437;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中医内科,上海 20159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方明珠;徐艳秋;顾耀东-.益气散聚方对肥胖相关肾小球病模型小鼠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海南医学,2022(09):1089-1095
A类:
益气散聚方,PAMPK
B类:
肾小球病,模型小鼠,肾损害,周龄,C57BL,西药,药组,中西医结合,生理盐水,灌胃,二甲双胍,高脂饲料,药物干预,周末,尿蛋白定量,RBP,NAG,HE,免疫组化,病理变化,转化生长因子,TG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体质量下降,五组,球体,球囊,囊腔,系膜,肾小管,细胞浸润,高明,实时定量,肾脏损伤,肥胖相关性肾病
AB值:
0.14625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