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双能量CT虚拟平扫技术在评估肾上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双能量CT虚拟平扫(VNC)技术在肾上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经术后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肾上腺肿瘤患者5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平扫(TNC)及双能量CT增强三期(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扫描,随后经后处理软件获得不同期相的VNC图像(VNCA、VNCV和VNCD).对TNC及VNC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显示肿瘤形态学特征数量及图像质量评分)和客观评价(测量病灶CT值、噪声、SNR及CNR),并记录辐射剂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TNC和不同期相VNC在客观评价方面的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TNC和不同期相VNC在主观评价方面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VNC模式和常规模式间辐射剂量值的差异.结果:TNC和不同期相VNC在显示肿瘤形态学特征和图像质量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NC图像上病灶和正常肾上腺实质CT值明显低于VNCV和VNCD图像(均P<0.05),而与VNCA图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TNC相比,VNCA、VNCV和VNCD图像SNR及CNR明显更高(均P<0.05).而VNCA、VNCV和VNCD图像病灶噪声明显低于TNC(均P<0.05).此外,3组VNC图像病灶CT值、SD值、SNR及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辐射剂量值方面,VNC模式有效辐射剂量较常规模式减少了23.2%.结论:应用双能量CT动脉期扫描数据获取的VNC图像,可在显著降低肾上腺肿瘤患者所受辐射剂量的同时,满足诊断所需要求.
文献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双能量CT;虚拟平扫;肾上腺肿瘤
作者姓名:
刘旦;林桂涵;陈春妙;胡祥华;高杨;纪建松
作者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放射科 浙江省影像诊断与介入微创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 丽水 323000
引用格式:
[1]刘旦;林桂涵;陈春妙;胡祥华;高杨;纪建松-.双能量CT虚拟平扫技术在评估肾上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22(10):813-817
A类:
VNCA,VNCV,VNCD
B类:
双能量,虚拟平扫,肾上腺肿瘤,肿瘤诊断,温州,经术,组织病理学,肿瘤患者,TNC,三期,动脉期,处理软件,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形态学特征,特征数,质量评分,客观评价,SNR,CNR,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常规模式,和图像,图像比较,声明,有效辐射剂量,数据获取,体层摄影术,线计算
AB值:
0.1678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