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拉曼光谱的储层沥青热演化特征及其判别
文献摘要:
为了明确储层沥青热演化程度与激光拉曼光谱的关系,利用拉曼光谱无损分析和流体包裹体方法,对黔西南白层地区储层沥青拉曼光谱进行了定量化描述,首先获取了储层沥青其伴生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然后获得了储层沥青拉曼光谱图,并对比标准沥青成熟度分布图,确定了储层沥青热演化程度及其特征.结果表明:黔西南白层地区存在晚三叠世(230 M a)和渐新世(30 M a)油气藏充注事件,成烃流体具有多期成藏的特征.这两次油气充注事件是该地区储层沥青最终来源,沥青是石油受热变质作用形成的天然裂解产物,沥青随着埋藏深度增加,不断发生聚合或增碳缩合作用.与储层沥青形成相伴生的有两期盐水热流体事件,其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为93.5~96.7和101.2~103.7℃.黔西南白层地区储层沥青拉曼光谱D峰拉曼位移变化范围为1334~1346 cm-1,G峰拉曼位移变化范围为1607~1610 cm-1,G-D差值为264~275 cm-1,Dh/Gh值为0.552~0.573,根据沥青成熟度分布图版判断:该储层沥青均已达过成熟演化阶段;测试样品的D峰与G峰能量强度的比值R1变化0.552~0.573,D峰与G峰的半峰全宽比值R2变化为1.688~1.945,D峰与(D+G)峰积分面积之比R3的变化为0.68~0.72,基于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计算得到区域古油藏储层流体温度为122.78~164.31℃.黔西南白层地区储层沥青属于异地迁移型有机质,相似激光拉曼光谱特征表明储层沥青具有相同成因,均为先存古油藏沿该区控矿构造发生逃逸的油气物质转化的产物.最后拟定了拉曼光谱与沥青热演化关系,为古油藏演化成储层沥青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献关键词:
黔西南;储层沥青;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均一温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斯尚华;杨哲恒;陈友智;宋立军;尚晓庆;耳闯;刘超
作者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陕西省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65;贵州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斯尚华;杨哲恒;陈友智;宋立军;尚晓庆;耳闯;刘超-.基于拉曼光谱的储层沥青热演化特征及其判别)[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22(03):783-787
A类:
D+G
B类:
储层沥青,热演化特征,热演化程度,激光拉曼光谱,无损分析,流体包裹体,黔西南,白层,定量化,伴生,均一温度,光谱图,成熟度,分布图,晚三叠世,渐新世,油气藏,多期,成藏,油气充注,受热,变质作用,裂解产物,埋藏深度,增碳,缩合,相伴,两期,水热,热流体,位移变化,变化范围,Dh,Gh,图版,演化阶段,测试样品,R1,半峰全宽,宽比,面积之比,R3,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计算,古油藏,储层流体,流体温度,异地,有机质,光谱特征,先存,控矿构造,逃逸,物质转化,拟定,演化成
AB值:
0.2748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