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天然钻石和合成钻石的光谱学特征研究
文献摘要:
目前,市场上90%~98%的天然无色钻石通常为Ia型(包括IaA、IaAB、IaB型),无色合成钻石主要为Ⅱ型(包括Ⅱa型、IIb型).通过紫外荧光灯、宝石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近红外(UV-Vis-NIR)吸收光谱结合显微共焦激光拉曼光谱对天然钻石、高温高压(HTHP)法合成钻石和化学气相沉淀(CVD)法合成钻石进行光谱学特征研究,并对拉曼光谱1335 cm-1谱峰进行洛伦兹拟合,得到半高全宽值,对半高全宽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天然钻石长波荧光强于短波,合成钻石的短波荧光强于长波;天然钻石内部可见云状物、浅色晶体包体、深色包体,HTHP合成钻石内部可见Fe、Ni金属触媒包体,CVD合成钻石内部可见点状包体,HTHP样品具有磁性;红外吸收光谱显示,天然钻石在1179 cm-1、1282 cm-1、1365 cm-1处有明显吸收峰,属于IaAB型;合成钻石在1332~1100 cm-1无明显氮相关吸收,属于II型;UV-Vis-NIR光谱显示,天然钻石存在415 nm(N3)吸收峰,而合成钻石无此吸收峰;天然钻石和合成钻石的拉曼位移一致,半高全宽存在显著差异,天然钻石的半高全宽均在6.0 cm-1以上,合成钻石的半高全宽值均在6.0 cm-1以下,可为鉴别天然钻石和合成钻石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关键词:
光谱学;钻石;红外光谱;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半高全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何珊珊;谭红琳;祖恩东
作者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昆明 65009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何珊珊;谭红琳;祖恩东-.天然钻石和合成钻石的光谱学特征研究)[J].光散射学报,2022(02):179-186
A类:
IaA,IaAB,IaB
B类:
天然钻石,合成钻石,光谱学特征,无色,IIb,紫外荧光,荧光灯,宝石,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UV,Vis,NIR,显微共焦,激光拉曼光谱,高温高压,HTHP,CVD,谱峰,洛伦兹,半高全宽,单因素方差分析,长波,短波,云状,状物,浅色,包体,深色,金属触媒,点状,磁性,红外吸收光谱,吸收峰,石存,N3,近红外光谱
AB值:
0.21619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