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聚酰亚胺基复合材料在电池电极中的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聚酰亚胺(Polyimide,PI)是一种以二酐和二胺为原料,热亚胺化后合成的聚合物.PI作为电池电极材料,具有理论容量高、机械强度大和易于回收的优点,但是它的绝缘性限制了内部活性位点的利用率,导致电池的倍率性能较差.本文综述了通过构建共轭结构来提高结构稳定性和引入羰基结构增加PI氧化还原中心(C=O)位点,以获得更高电池容量的研究策略,介绍了碳化PI和与石墨烯、碳纳米管的杂化以及使用静电纺丝工艺对PI作为电池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的改进,对基于PI的其他复合材料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目前PI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文献关键词:
聚酰亚胺;碳材料;电极;碳化;杂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存生;刘屹东;廖松义;黄兴文;李清玲;宋道远;闵永刚
作者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 材料与能源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广东 广州 510225;深圳市凌盛电子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存生;刘屹东;廖松义;黄兴文;李清玲;宋道远;闵永刚-.聚酰亚胺基复合材料在电池电极中的研究进展)[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22(03):125-132
A类:
聚酰亚胺基复合材料
B类:
Polyimide,二胺,热亚胺化,后合成,电极材料,机械强度,和易,绝缘性,活性位点,致电,倍率性能,共轭结构,结构稳定性,羰基,氧化还原,电池容量,研究策略,石墨烯,碳纳米管,静电纺丝,纺丝工艺,电化学性能,碳材料
AB值:
0.3348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