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数字异化的生成及消解路径
文献摘要: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社会在机器大工业时代产生了物化现象,卢卡奇与马克思分别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视角展开了"物化批判".当现代社会进入数字化时代之后,物化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数字异化,人们相应拥有了"数字人"和"视觉人"的双重异化形态.消解数字异化需要解蔽现代人的异化样态,构建一个全新的社会.为此,它呈现为两条不同路径:"卢卡奇式"的生产力批判路径从总体性的视角拒绝数字异化的演进,它求助于无产阶级的主体激情来突破数字异化的现代性牢笼,最终在阿多诺的理论中堕为一种"新人本主义"的审美救赎;"马克思式"的生产关系批判路径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挖掘数字异化的历史客观的自反性,它要求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升为"数据共同体",在"数据共享""数据共有"的前提下将克服数字异化的路径理解为改变世界的现实运作.
文献关键词:
物化;数字异化;审美救赎;实践路径
作者姓名:
代砚春;孙美玲
作者机构:
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6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代砚春;孙美玲-.数字异化的生成及消解路径)[J].长白学刊,2022(03):59-67
A类:
B类:
数字异化,消解路径,物化现象,卢卡奇,生产关系,物化批判,数字化时代,数字人,解数,解蔽,现代人,人的异化,异化样态,不同路径,批判路径,总体性,求助于,无产阶级,激情,牢笼,阿多诺,人本主义,审美救赎,政治经济学,学的视角,自反性,求人,改变世界
AB值:
0.36587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