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从异化劳动论到剩余价值论——马克思经济思想的科学变革
文献摘要:
从异化劳动论的提出到剩余价值论的确立,标示着马克思经济思想的科学变革.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异化劳动论,超越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劳动者日益受资本、劳动产品等支配的状况,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异化劳动论还未能弄清楚劳动与价值的内在联系,未能从总体上科学地把握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从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开始,马克思在清算费尔巴哈哲学、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对劳动价值论从否定走向了赞同,在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逐步明确了研究的对象,开始走进研究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的深处,为19世纪50年代末确立剩余价值论作了大量的研究准备.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马克思确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的确立,不仅从"术语"上,而且在对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本质及其对立根源的剖析上,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揭示上,特别是在为工人阶级反抗资本家的剥削、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理论武装和斗争策略上,实现了对异化劳动论的超越.
文献关键词:
马克思;资本主义;异化劳动论;剩余价值论
作者姓名:
张雷声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10087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雷声-.从异化劳动论到剩余价值论——马克思经济思想的科学变革)[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03):1-8
A类:
异化劳动论
B类:
论到,剩余价值论,经济思想,出到,标示,手稿,黑格尔,费尔巴哈,异化理论,劳动产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弄清楚,从总体上,资本主义经济,经济关系,半期,清算,唯物史观,劳动价值论,赞同,雇佣劳动,劳动关系,深处,政治经济学批判,关系本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工人阶级,反抗,资本家,剥削,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理论武装,斗争策略
AB值:
0.2455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