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马克思主义阶级意识理论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
文献摘要:
马克思主义阶级意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主题: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揭示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作用,指出阶级意识是无产阶级从"自在"到"自为"的关键;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和卢卡奇、葛兰西等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探索中,强调政党及知识分子对无产阶级意识形成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对"结构-意识-行动"模式进行了反思.马克思主义阶级意识理论在21世纪仍然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应从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中动态看待无产阶级意识的演变,从联合和引导全球左翼力量的层面坚持工人组织的作用.
文献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阶级意识;当代资本主义
作者姓名:
邱华宇;孙代尧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邱华宇;孙代尧-.马克思主义阶级意识理论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J].理论视野,2022(01):28-33
A类:
B类:
意识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地位,历史作用,自在,自为,世纪末,列宁,卢卡奇,葛兰西,无产阶级革命,革命的实践,知识分子,无产阶级意识,西方学者,实践价值,历史与现实,左翼,当代资本主义
AB值:
0.26821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