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数字劳动异化的出场逻辑、在场表征与回归理路——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线索
文献摘要:
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时代推动了数字劳动的诞生,作为一种新型劳动范式,数字劳动的异化样态并未根除且更易隐藏.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对早期资本主义复杂社会剥削实质的揭示,从源头上廓清马克思视野中劳动异化的真相及其在数字时代的转向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大量着墨于异化劳动的经济事实和理论超越,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人的"非人"状态、物的"治人"弊端.在私有制占主导的西方经济体制中,资本逻辑、工具理性的施加使数字劳动仍突出表现为数字劳动主体与数字产品、数字生产、人的类本质及主体间的异化形态.而异化的克服必须从社会历史运动中寻找理路,将共产主义作为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向,在重构数字生产关系和解放数字生产力、回归技术反哺和人本逻辑、构建数字命运共同体中推动数字劳动的解放和人的本质的复归.
文献关键词:
数字劳动;异化劳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谭天
作者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阳55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谭天-.数字劳动异化的出场逻辑、在场表征与回归理路——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线索)[J].理论导刊,2022(07):91-97
A类:
B类:
数字劳动异化,出场逻辑,手稿,信息时代,新型劳动,劳动范式,异化样态,根除,异化劳动理论,复杂社会,剥削,头上,廓清,野中,真相,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着墨,经济事实,理论超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非人,治人,私有制,经济体制,资本逻辑,工具理性,突出表现,劳动主体,数字产品,人的类本质,主体间,社会历史,共产主义,世界历史,数字生产力,技术反哺,人本逻辑,数字命运共同体,人的本质,复归
AB值:
0.4179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