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叙事医学教育提升医学生共情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文献摘要:
目的:探索以大学英语课程和医学人文第二课堂为依托的叙事医学教育对提升医学生共情能力的实践路径与效果.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一年级103名学生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基于大学英语课程的叙事医学教育,并参与医学人文第二课堂活动,对照组课程模式无叙事医学介入.干预前后运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IRI)测量两组学生共情能力,并结合学生反思日志和访谈观察该教育模式对共情能力发展的影响.结果:干预前两组IRI总分及观点采择(PT)、幻想(FS)、同情关注(EC)和个人悲伤(PD)四个维度得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IRI总分以及PT、FS、EC三个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前后测量结果比较显示:实验组干预后IRI总分显著提高(P<0.05),各维度得分较干预前无显著差异;对照组干预前后IRI总分及PT、PD得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FS、EC维度得分显著下降(P<0.05).结论:"新医科"发展背景下医文融通式叙事医学教育是培养医学生共情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文献关键词:
叙事医学;共情能力;大学英语;医学人文
作者姓名:
李文;李长瑾;陈蓓蓓;陈亦挺;胡鑫;华倩倩;李莹莹
作者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温州325000
引用格式:
[1]李文;李长瑾;陈蓓蓓;陈亦挺;胡鑫;华倩倩;李莹莹-.叙事医学教育提升医学生共情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2(09):678-683
A类:
B类:
叙事医学教育,教育提升,医学生,共情能力,大学英语课程,医学人文,温州,临床医学专业,一年级,组接,参与医学,第二课堂活动,课程模式,指针,Interpersonal,Reactivity,Index,IRI,学生反思日志,能力发展,观点采择,PT,幻想,FS,EC,悲伤,后测,结果比较,新医科,融通式
AB值:
0.2450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