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性命之辨"中的天人关系——孟子"天人观"管窥
文献摘要:
在孟子的思想中,"性命之辨"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思想阐释,它一方面似乎与孟子的性善论有所冲突,另一方面又与"尽心、知性、知天"的修养逻辑产生某种张力.结合孟子整体的思想来看,"性命之辨"背后能够反映出孟子在道德本体论与道德实践论中的多层次内涵,特别是能够看到孟子对于天人关系这一重要的哲学命题有着非常多元的解读.在"性命之辨"的思想背景下,孟子将"天"与"人"分别在本体层面和实践经验层面进行了相应的区分.在他看来,需要在经验层面对天人之间的分别进行定位,才能提供一个自下而上的道德修养路径,而这一路径的终点则在于达到"天人合一"这一最高的道德修养目标.在此,孟子的天人观就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形而上学的论证,而进一步具有了道德实践论与方法论的色彩.这也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孟子的天人观提供了一个独特且重要的视角.
文献关键词:
性命之辨;天人观;孟子;道德本体论;道德实践
作者姓名:
李长庚;郑中仁
作者机构: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西安 71006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长庚;郑中仁-."性命之辨"中的天人关系——孟子"天人观"管窥)[J].晋阳学刊,2022(06):138-141
A类:
性命之辨
B类:
天人关系,天人观,管窥,有趣,孟子的性善论,尽心,知性,想来,道德本体论,道德实践,实践论,看来,自下而上,道德修养,养路,天人合一,道德形而上学
AB值:
0.19383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