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贺兰山岩羊集群行为的研究
文献摘要:
利用红外相机技术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岩羊(Pseudois nayaur)集群行为进行研究,探究岩羊集群类型与集群规模出现频次及其冷暖季间的变化规律.共观察到岩羊2771群次,总计4942只次,平均集群大小为(1.78±1.49)只,最大群20只,最小群1只.集群类型共6种,分别为单个雄性、单个雌性、母仔群、雄性混合群、雌性混合群和雌雄混合群,其中,单个雄性出现996次(35.94%);单个雌性出现675次(24.36%);母仔群322群(11.62%),790只次;雄性混合群243群(8.77%),703只次;雌性混合群129群(4.66%),323只次;雌雄混合群406群(14.65%),1455只次.总的来看,各类型集群出现频次存在显著差异(P<0.001),不同集群类型出现频次在冷暖季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01).岩羊在冷暖季均以单个个体出现情况较多,集群大小在冷暖季间无显著差异,不同集群类型群平均大小和群大小在冷暖季间也均无显著差异.
文献关键词:
岩羊;集群行为;红外相机技术;贺兰山
作者姓名:
丁乙轩;刘鹏;李宗智;孟德怀;刘振生;滕丽微
作者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哈尔滨,150040;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四川省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86;四川省大熊猫科学研究院,成都,610086;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物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4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丁乙轩;刘鹏;李宗智;孟德怀;刘振生;滕丽微-.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贺兰山岩羊集群行为的研究)[J].野生动物学报,2022(01):38-44
A类:
B类:
红外相机技术,贺兰山,山岩,岩羊,集群行为,山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Pseudois,nayaur,集群规模,冷暖,暖季,总计,大群,小群,雌性,合群,雌雄,总的来看,个个
AB值:
0.2632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