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利用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分析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豹猫和黄喉貂活动节律及空间分布
文献摘要:
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和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均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常同域分布,但是其生态位差异和共存机制尚不明确.为了探究这一问题,从2013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陕西省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共计布设37台触发式红外相机.37台相机均持续工作5年,用于对这两种中小型食肉动物的聚群模式、日活动节律、季节性动态和空间分布进行系统监测,累计相机工作日72076 d,共捕获到独立有效事件豹猫290次、黄喉貂84次.结果 表明,豹猫是典型的独居型物种,偏好夜行性,其夜间活动指数DRAI为77.4%;而黄喉貂更倾向于聚群活动,是昼行性生物,其昼间活动指数DRAI为94.1%.豹猫的季节相对多度指数SRAI,冷季显著高于暖季(t=2.82,df=11,P<0.05);而黄喉貂的季节相对多度指数暖季显著高于冷季(f=-3.09,df=11,P<0.05),两种动物的月相对多度指数MRAI都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波动规律.豹猫和黄喉貂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相互回避,在距离人类活动的道路较近的区域,即距离道路小于500 m范围内,豹猫的活动比黄喉貂更加频繁,其相机位点多度指数CRAI显著高于黄喉貂(Wilcoxon秩和检验P<0.001).本研究结果显示,这两种小型食肉动物可以通过占据不同的时空生态位来减少竞争,从而达到大范围区域共存.
文献关键词:
红外相机技术;黄喉貂;豹猫;活动节律;空间分布
作者姓名:
刘小斌;赵凯辉;王勐
作者机构: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佛坪723400;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院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小斌;赵凯辉;王勐-.利用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分析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豹猫和黄喉貂活动节律及空间分布)[J].动物学杂志,2022(01):9-18
A类:
DRAI,SRAI,MRAI,CRAI
B类:
红外相机监测,监测数据分析,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豹猫,黄喉貂,Prionailurus,bengalensis,Martes,flavigula,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同域分布,生态位,位差,共存机制,布设,触发式,中小型,食肉动物,日活动节律,系统监测,机工,工作日,获到,独居,夜行,昼间,相对多度指数,冷季,暖季,df,月相,季节性波动,波动规律,离人,人类活动,机位,Wilcoxon,秩和检验,红外相机技术
AB值:
0.3048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