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的红外相机监测初探
文献摘要:
2016年12月至2019年8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在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对陆生大中型兽类和鸟类进行调查.本次调查设置85个1 km×1 km的公里网格和114个相机位点,共计19950个相机工作日和10767张独立有效照片.鉴定出鸟兽12目35科86种,其中兽类有5目14科25种和鸟类有7目21科61种,有4种国家Ⅰ级和19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区新纪录物种24种.相对多度指数和网格占有率较高的兽类为小麂(Muntiacus reevesi)、花面狸(Paguma larvata)和野猪(Aus scrofa);相对多度指数和网格占有率较高的鸟类为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和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argentauris).本研究利用红外相机技术更新了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生大中型兽类和鸟类本底资源,为保护区野生动物长期监测和保护管理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文献关键词:
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兽类;鸟类;相对多度指数;网格占有率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乔明;勾伟;姬程鹏;肖文宏;陈斯侃;肖治术
作者机构:
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贵州563500;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贵州550001;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140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乔明;勾伟;姬程鹏;肖文宏;陈斯侃;肖治术-.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的红外相机监测初探)[J].兽类学报,2022(01):108-117
A类:
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argentauris
B类:
鸟兽多样性,红外相机监测,红外相机技术,陆生,大中型兽类,鸟类,机位,机工,工作日,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新纪录,相对多度指数,网格占有率,小麂,Muntiacus,reevesi,花面狸,Paguma,larvata,野猪,Aus,scrofa,红腹角雉,Tragopan,temminckii,红腹锦鸡,Chrysolophus,pictus,相思鸟,Leiothrix,研究利用,技术更新,本底资源,长期监测,保护管理
AB值:
0.3179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