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的建立及系统性评价
文献摘要:
目的 构建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并进行系统性评价.方法 42只C57BL/6J小鼠分为两组:假手术组(n=8)和模型组(n=34).采用挤心脏法结合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CA)结扎建立小鼠心梗模型.术后24 h、3 d、7 d分别进行心动超声评价心功能,打开胸腔观察梗死情况;术后24 h留取心脏标本进行TTC染色明确梗死发生;术后3 d检测梗死区炎症标志基因表达情况;术后7 d进行HE染色并检测梗死区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小鼠可明确观察到左室前壁发白,TTC染色明确梗死区域,提示模型建立成功.术后心超可见模型组心功能显著下降,且随时间延长逐渐加重.术后3 d梗死区促炎基因TNF-α和MCP-1表达显著增加(P<0.05).术后7 d HE染色见梗死区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梗死区与非梗死区界线分明;梗死区纤维化基因FN和COL3A1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 成功建立小鼠心梗模型及其基本评价体系,可作为模型建立的标志性指标.
文献关键词:
心肌梗死;系统性评价;挤心脏法;心动超声;小鼠
作者姓名:
丁怡铭;高杰;邢元铭;温尔刚;夏聪聪;赵四海;刘恩岐;袁祖贻;白亮
作者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转化研究院心血管研究所,西安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西安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实验动物学系,西安 710061
引用格式:
[1]丁怡铭;高杰;邢元铭;温尔刚;夏聪聪;赵四海;刘恩岐;袁祖贻;白亮-.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的建立及系统性评价)[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22(07):873-879
A类:
挤心脏法
B类:
心肌梗死,系统性评价,C57BL,6J,假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CA,结扎,心梗,心动超声,开胸,胸腔,留取,取心,TTC,死区,标志基因,HE,相关基因表达,左室,前壁,发白,立成,后心,促炎,MCP,炎性细胞浸润,界线,FN,COL3A1
AB值:
0.30321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