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临汾盆地黄土沉积记录的末次冰期千年尺度气候事件
文献摘要:
对临汾盆地丁村剖面进行光释光测年,利用粒度年龄模型重建该地区的年代序列,对比分析粒度、频率磁化率和色度等气候代用指标,旨在反映千年尺度气候突变事件在临汾盆地的表现和区域性特征,揭示了东亚季风区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不稳定性与北大西洋地区存在的联系.结果表明:(1)丁村剖面中值粒径和频率磁化率曲线清晰地记录了80~20 ka BP间的5次Heinrich事件和19次Dansgaard-Oeschger(D-O)旋回,其中,H2和H6事件变化幅度最大,信号变化最明显,H5事件次之,H3和H4事件最小,反映了该地气候不仅受大尺度范围气候变化的控制,还受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2)丁村剖面记录的气候事件与格陵兰冰芯δ18O、黄土高原西部的李家塬剖面以及西风区则克台和塔吉克斯坦剖面均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结合已有研究表明,中国季风区的气候快速波动幅度受西风和东亚夏季风共同影响.
文献关键词:
末次冰期;Heinrich事件;Dansgaard-Oeschger旋回;丁村剖面;临汾盆地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田庆春;石小静;郝晓龙
作者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山西师范大学中华早期文明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田庆春;石小静;郝晓龙-.临汾盆地黄土沉积记录的末次冰期千年尺度气候事件)[J].干旱区研究,2022(04):1027-1035
A类:
丁村剖面
B类:
临汾盆地,地黄,黄土沉积,沉积记录,末次冰期,千年尺度气候事件,地丁,光释光测年,模型重建,年代序列,磁化率,色度,代用指标,气候突变事件,区域性特征,东亚季风,季风区,北大西洋,中值粒径,地记,ka,Heinrich,Dansgaard,Oeschger,旋回,H2,H6,H5,件次,H3,H4,地气,大尺度,区域气候,格陵兰,冰芯,18O,黄土高原西部,李家,西风,塔吉克斯坦,波动幅度,东亚夏季风
AB值:
0.36337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