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末次冰期以来山东埠西与大口北黄土黏土矿物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文献摘要:
黄土是记录第四纪气候演变信息的良好载体.文中以山东章丘埠西剖面与大口北剖面为研究对象,采用黏土矿物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剖面黏土矿物相对含量的分布特征,并结合两个剖面中的伊利石结晶度指标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探讨了末次冰期以来山东内陆与岛屿黄土的黏土矿物特征以及气候环境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山东埠西与大口北剖面的黏土矿物组成以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为主,并均呈现为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的含量变化特征.2)埠西地区的古气候环境总体经历了相对温暖湿润的MIS-3、寒冷干旱的MIS-2两个阶段,并在MIS-3与MIS-2阶段经历了两次较为明显气候变化;大口北地区也经历了古气候环境为相对温暖湿润的MIS-3、寒冷干旱的MIS-2两个阶段,其中在MIS-3与MIS-2阶段过渡时期发生了一次较为明显的气候突变事件.3)虽然埠西剖面与大口北剖面的黏土矿物对古气候环境均具有良好的指示意义,但因地貌因素的影响使埠西与大口北剖面在黏土矿物的分布特征上存在明显的差异.由此可知,黏土矿物在山东黄土古气候环境演变过程中虽然存在着普遍地适用性,但黏土矿物作为环境指标时,对不同地貌类型区的古气候环境演变过程的响应也存在着差异性.
文献关键词:
黄土;黏土矿物;伊利石结晶度;古气候;山东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占宇轩;徐树建;陈海涛;孔凡彪;张军强;苗晓东;贾广菊
作者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266000;山东省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重点实验室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临沂276000;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济南250014;临沂大学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临沂276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占宇轩;徐树建;陈海涛;孔凡彪;张军强;苗晓东;贾广菊-.末次冰期以来山东埠西与大口北黄土黏土矿物特征及古环境意义)[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09):149-157
A类:
B类:
末次冰期,大口,口北,黄土,黏土矿物,矿物特征,古环境意义,第四纪,气候演变,章丘,定性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方法,矿物相,相对含量,伊利石结晶度,综合对比,内陆,岛屿,气候环境,环境演变,演变规律,矿物组成,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含量变化,古气候,暖湿,湿润,MIS,寒冷干旱,过渡时期,气候突变事件,指示意义,由此可知,遍地,环境指标,不同地貌,地貌类型,类型区
AB值:
0.24796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