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全新世东地中海的陆源碎屑输入及其水文气候变化:海盆尺度地球化学分析
文献摘要:
地中海位于非洲季风气候和欧洲温带气候的交界处,同时接受周边地区岩石性质和风化状况差异极大的碎屑物质,所以是研究地球表层水文循环的理想区域.前人的认识集中于撒哈拉风尘和尼罗河输入,往往忽视了其他的陆源碎屑沉积,尤其对不同水文气候条件下的潜在变化缺乏考虑.针对形成于全新世非洲湿润期的腐泥层S1页岩沉积,并结合采自岩心顶部的晚全新世/现代沉积物,文章从18个站位选取了 30个样品开展碎屑组分的地球化学分析,通过在具有不同干湿环境背景的时间片段上开展盆地尺度的对比(约9.5~8.9 ka vs.约1.7~0 ka),探讨全新世东地中海的陆源碎屑输入模式.Ti/Al、Zr/Al、Ca/Al、Y/Al都清晰显示了经向和纬向上的梯度变化,可用作撒哈拉风尘的可靠指标;这些碎屑元素之间的差异反映了北非风尘来源和传送路径的变化.这些风尘指标在南-北向上的一致变化指示了副热带高压与西风带的交互界限为36°N,该界限在全新世应稳定存在.与风尘相反,河流输入的指标值在早全新世时显著高于现代,并呈现不同的地理分布.K/Al具有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指示了地中海北部沿岸地区的河流输入.根据与Ti/Al、K/Al的差异,利用(Cr+Ni)/Al可较好地识别被增强的季风降雨所激活的北非古河流沉积.河流输入在早全新世时显著上升,但不同河流系统的影响范围差异很大,受制于源区水文气候、表层洋流搬运等因素.
文献关键词:
地中海;全新世;非洲湿润期;腐泥层S1;元素地球化学;撒哈拉风尘;古河流
作者姓名:
吴家望;姚胜男;Amalia FILIPPIDI;刘志飞;Gert J.DE LANGE
作者机构: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广东珠海519082;乌特勒支大学地球科学系,荷兰乌特勒支3508TA;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家望;姚胜男;Amalia FILIPPIDI;刘志飞;Gert J.DE LANGE-.全新世东地中海的陆源碎屑输入及其水文气候变化:海盆尺度地球化学分析)[J].地学前缘,2022(04):156-167
A类:
撒哈拉风尘,非洲湿润期,Cr+Ni
B类:
地中海,陆源碎屑输入,文气,海盆,化学分析,季风气候,温带气候,交界处,周边地区,石性,风化,以是,地球表层,表层水,水文循环,尼罗河,气候条件,腐泥,S1,页岩,合采,岩心,晚全新世,现代沉积,沉积物,碎屑组分,干湿环境,环境背景,时间片,ka,Ti,Zr,经向,纬向,梯度变化,可靠指标,北非,传送,北向,副热带高压,西风带,定存,指标值,地理分布,西高东,北高南,海北,沿岸地区,古河流,河流沉积,河流系统,影响范围,受制于,源区,洋流,搬运,元素地球化学
AB值:
0.32506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