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37 ka以来日本海沉积物有机质碳和氮稳定同位素变化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文献摘要:
海洋沉积物有机质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广泛用于有机质来源示踪、古生产力和古海洋环境重建.日本海沉积物δ13C和δ15N值一个显著特征是在末次冰盛期(LGM)同步负偏,但是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他们的演化过程的认识仍然存在明显不足.在本研究中,我们详细调查了 37 ka以来日本海中部LV53-23-1岩心沉积物δ13C和δ15N演化历史.结果显示,沉积物δ13C和δ15N分别介于-26.3‰至-22.5‰和1.6‰至6.1‰,低值出现在LGM(26.5~17 ka)暗色层状泥发育时期,指示较强的陆源输入贡献.在Heinrich冰阶1时期(17~14.5 ka),δ13C和δ15 N快速正偏,表明日本海海洋环境发生了明显的转换,对应于对马海峡淹没及对马暖流入侵.14.5 ka之后,沉积物δ15N值恢复到5‰,与开阔大洋海水硝酸盐的δi5N值近似.我们采用二端员混合模型粗略地估算了有机质来源的相对贡献.LGM时期陆源有机质贡献介于65%至80%,14.5 ka以后海源有机质贡献介于60%至80%.除了增加的陆源有机质贡献以外,LGM时期沉积物δ15N亏损还涉及如下过程:(1)较高的含Fe沙尘供给提高日本海表层海洋生物固氮效率;(2)缺氧环境盛行减弱成岩作用对沉积物δ15N影响.37 ka以来,日本海沉积物δ13C和δ15N变化与有机质来源、营养盐的供给、表层生产力和沉积物氧化还原条件相关,实际受海平面和全球气候制约.
文献关键词:
碳氮稳定同位素;沉积物有机质来源;海平面;末次冰期;日本海
作者姓名:
邹建军;宗娴;朱爱美;豆汝席;林锦辉;冯旭光;董智;Sergey A.GORBARENKO;郑立伟;石学法
作者机构: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成矿作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6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237;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太平洋海洋研究所,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690041;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 57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邹建军;宗娴;朱爱美;豆汝席;林锦辉;冯旭光;董智;Sergey A.GORBARENKO;郑立伟;石学法-.37 ka以来日本海沉积物有机质碳和氮稳定同位素变化及其古海洋学意义)[J].地学前缘,2022(04):123-135
A类:
LV53,对马海峡,i5N,海洋生物固氮
B类:
ka,来日,日本海,古海洋学,海洋沉积物,碳氮稳定同位素,13C,15N,源示踪,古生产力,古海洋环境,显著特征,末次冰盛期,LGM,海中,岩心,心沉,别介,低值,暗色,色层,层状,发育时期,陆源输入,入贡,Heinrich,明日,海海,应于,淹没,暖流,开阔,阔大,大洋,硝酸盐,二端,混合模型,粗略地,相对贡献,陆源有机质,后海,海源有机质,亏损,下过,沙尘,生物固氮效率,缺氧环境,盛行,弱成岩,成岩作用,营养盐,氧化还原条件,海平面,沉积物有机质来源,末次冰期
AB值:
0.3385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