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建立的拉莫三嗪群体药动学模型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拉莫三嗪在不同群体中的群体药动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建立更精准的群体药动学模型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法在人体内进行的拉莫三嗪群体药动学的研究,时间为1995年1月—2021年7月.结果 共纳入研究20项,其中17项研究将拉莫三嗪的药动学特征描述为一室模型结构.伴随抗癫痫药物、体质量和基因多态性被认为是影响拉莫三嗪清除的3个最常见显著协变量,其他显著协变量研究较少.结论 在建立新的拉莫三嗪群体药动学模型时,应考虑合用其他抗癫痫药物、体质量、基因型等重要协变量因素;对于妊娠妇女等特殊人群,应纳入特殊人群的生理病理特征作为协变量因素,同时进行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增加模型的普适性.
文献关键词:
拉莫三嗪;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群体药动学;协变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依琳;梅升辉;霍记平;赵志刚
作者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药学部,北京 1000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依琳;梅升辉;霍记平;赵志刚-.基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建立的拉莫三嗪群体药动学模型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22(09):1341-1345
A类:
B类: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模型法,拉莫三嗪,群体药动学模型,不同群体,Embase,Direct,Cochrane,Library,NONMEM,特征描述,模型结构,抗癫痫药物,基因多态性,协变量,基因型,变量因素,妊娠妇女,特殊人群,应纳,生理病理,病理特征,内部验证,外部验证
AB值:
0.197152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