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预处理方式对海带生物质利用性能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究预处理方式对海带生物质利用率及产氢量的影响,为实现大型海藻资源化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苯酚硫酸法、3,5-二硝基水杨酸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预处理的海带水解液中生物质利用率(多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和单糖的组分及含量).采集渤海天津海域潮间带污泥作为菌源,不同预处理的海带水解液为混合菌群富集培养基,测定混合菌群的生长和产氢量.[结果]硫酸预处理显著提高了海带生物质利用率(P<0.001),其中多糖质量浓度为(0.71±0.02)mg/L,还原糖质量浓度为(0.34±0.02)mg/mL,主要单糖质量分数为54.01%.混合菌群基于盐酸预处理的海带水解液累积产氢量最高,为(825.68±14.5)mL/g,相比对照组提高3.7倍.干热、湿热和硫酸预处理下,混合菌群利用海带水解液产氢量分别为(222.22±19.8)mL/g、(237.04±23.8)mL/g和(340.74±22.1)mL/g.[结论]以海带水解液为唯一底物时,硫酸预处理方式对提高海带生物质利用率具有显著促进效应;盐酸预处理方式下,富集混合菌群利用海带水解液产氢效率最高,可应用于海带生物质能源化利用.
文献关键词:
海带;预处理;生物质利用率;混合菌群;产氢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晓丹;张姗;王红玉;刘洪艳
作者机构:
天津科技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天津 30045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晓丹;张姗;王红玉;刘洪艳-.预处理方式对海带生物质利用性能的影响)[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2(06):24-29
A类:
生物质利用率,天津海域
B类:
预处理方式,海带,产氢量,大型海藻,海藻资源,资源化利用,苯酚,硫酸法,硝基,水杨酸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带水,水解液,多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单糖,渤海,海天,潮间带,污泥,菌源,混合菌群,富集培养,硫酸预处理,干热,湿热,用海,底物,促进效应,氢效,生物质能源,能源化利用
AB值:
0.19849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