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冷胁迫方式对太平洋牡蛎无水保活期氧化应激及能量消耗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系统分析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保活运输前的预冷方式及温度胁迫对其氧化免疫系统、能量物质代谢的影响,筛选出较好的无水保活前预冷方式.[方法]分别采用散冰自然降温、急性连续降温、线性匀速降温、梯度降温4种低温诱导休眠方式处理牡蛎,并探讨不同诱导休眠方式对牡蛎生态冰温无水保活期的存活率、失重率、抗氧化能力以及能量物质代谢的影响.[结果]1)梯度和线性降温牡蛎冰温保活9 d其存活率及失重率优于散冰和急性降温组.2)各组牡蛎在整个保活期内抗氧化酶活力均升高,且散冰降温组显著高于急性、线性和梯度降温组(P<0.05);散冰和急性降温组丙二醛(MDA)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而线性和梯度降温组先降后升高;各不同降温组过氧化氢(H2O2)含量则先升后降;总抗氧化能力(T-AOC)随胁迫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3)散冰降温组在整个保活期内能量物质均显著低于各组(P<0.05),保活9 d后线性和梯度降温组水分、糖原、脂肪含量高于各组,乳酸含量则低于各组.[结论]采用线性和梯度降温方式诱导牡蛎进入生态冰温休眠状态后开始无水保活,有利于减缓牡蛎在冷胁迫下抗氧化酶活力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且保活时间更长,失重率更低,能量代谢物质损失较少,更有利于牡蛎长时间无水保活.
文献关键词:
太平洋牡蛎;休眠方式;生态冰温;无水保活;氧化应激;能量代谢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林恒宗;高加龙;梁志源;范秀萍;林海生;曹文红;黄艳平;秦小明
作者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广东 湛江 524025;国家贝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湛江)// 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 广东省海洋生物制品工程重点实验室 // 水产品深加工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广东湛江 52408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林恒宗;高加龙;梁志源;范秀萍;林海生;曹文红;黄艳平;秦小明-.冷胁迫方式对太平洋牡蛎无水保活期氧化应激及能量消耗的影响)[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2(02):95-103
A类:
休眠方式,生态冰温
B类:
冷胁迫,太平洋牡蛎,无水保活,活期,能量消耗,Crassostrea,gigas,保活运输,预冷,温度胁迫,免疫系统,能量物质,物质代谢,匀速,速降,失重率,抗氧化酶活,酶活力,先降,组过,H2O2,总抗氧化能力,AOC,内能,糖原,脂肪含量,酸含量,降温方式,休眠状态,脂质过氧化,保活时间,能量代谢,代谢物质
AB值:
0.21279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