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压缩光谱成像系统中物理实现架构研究综述
文献摘要:
不同于传统点对点映射成像方式,计算光学成像通过将前端光学信号的物理调控与后端数字信号的计算处理联合起来,使图像信息获取更加高效.这种新型成像体制有望缓解传统成像技术框架下低制造成本与高性能指标间的矛盾,尤其在高维图像信息获取中呈现更显著优势.而物理器件支撑下的系统架构一直是计算光学成像发展的基石,本文针对压缩光谱成像这一子技术领域,介绍了现有可实现空间或光谱调制的光学器件,并以此为基础对多型压缩光谱成像系统架构进行了梳理、归纳,依据信息调制过程的差异,将其规整为单像素光谱成像、编码孔径光谱成像、空间-光谱双重编码光谱成像、微阵列型光谱成像与散射介质光谱成像等几类.重点阐述了多种系统架构的信息调制与采集原理,以及对光谱图像数据立方体的调制效应,并讨论了其中的共性问题.最后给出了面临的技术挑战,探讨了未来发展趋势.
文献关键词:
计算成像;压缩光谱成像;光学编码;压缩感知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云辉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吉林 长春 13003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云辉-.压缩光谱成像系统中物理实现架构研究综述)[J].中国光学,2022(05):929-945
A类:
压缩光谱成像
B类:
光谱成像系统,中物,架构研究,点对点,射成,成像方式,计算光学,光学成像,光学信号,物理调控,后端,数字信号,图像信息,信息获取,技术框架,制造成本,高性能指标,高维,显著优势,理器,系统架构,一子,子技术领域,间或,光谱调制,光学器件,多型,规整,像素,编码孔径,双重编码,微阵列,散射介质,几类,种系,光谱图像,图像数据,立方体,共性问题,技术挑战,计算成像,光学编码,压缩感知
AB值:
0.393405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