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文化遗产活化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中华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且艺术形式多样,源于民族,植根民间,承载着历史记忆,延续着文化血脉,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文化遗产分布广、流传年代长,具有多样性、独特性和不可再生性等特点,是研究古代人类文明发展的珍贵资料.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球化的冲击,其传承形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际传承方式,因此亟待在资源与媒介、内容与技术之间搭建技术的桥梁,支撑中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本文基于先进的智能计算、数字媒体和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结合文化遗产的传播过程和艺术特点,对文化遗产收集理解、虚实结合智能展示交互和智慧化平台建设等活化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前沿动态、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综述.在文化遗产收集理解方面,针对复杂文物数字化所存在的瓶颈问题,介绍数字化采集与重建关键技术;介绍文化遗产元素、主题和风格等特征提取算法,分析文化遗产的构图特征、分布特征、色彩特征和造型特征等数字化模拟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介绍基于语义特征分析、理解和识别的文化遗产理解及建设关键技术.对比和分析传统图形图像处理和深度学习方法在民族文化数字化仿真过程的优缺点,比较算法特点和算法效率,阐述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对民族文化数字化仿真进行展望.在虚实结合智能展示交互方面,针对文化遗产的实体化展示和虚拟化展示特点,结合前沿信息技术,以多模态图像处理、小样本学习以及风格化图像生成方法为技术手段,基于多源异构大数据分析、知识图谱及深度学习等研究,综述文化遗产数字化修复的关键技术.面向文化遗产3D交互展示的需求,结合文本、音频、视频、语义和故事检索,介绍基于内容的自然人机交互技术;通过实时逼真、虚实融合渲染以及基于增强现实技术介绍相应的数字展品虚拟交互展示新技术.在智慧化平台建设方面,针对目前文化遗产智慧化平台系统管理分散导致业务协同不畅、数据缺乏统一规范导致数据难以共享,系统维护难度大、管理成本高以及用户使用不便等诸多问题,介绍文化遗产大数据模型与私有云架构关键技术研究以及相关的智慧平台建设项目.通过以上文化遗产活化的关键技术主动融入国家发展重大战略,有利于挖掘和提升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技术,促进文化遗产活化技术的合理利用,扩大传播影响,对弘扬中华文明、促进文化繁荣、建设少数民族示范区以及构筑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关键词:
文化遗产;数字化;虚拟修复;虚拟交互;智慧平台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耿国华;何雪磊;王美丽;李康;贺小伟
作者机构:
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西安 710127;西安市影像组学与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12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杨凌 712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耿国华;何雪磊;王美丽;李康;贺小伟-.文化遗产活化关键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22(06):1988-2007
A类:
B类:
遗产活化,关键技术研究,中华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资源,艺术形式,植根,历史记忆,文化血脉,不可再生,可再生性,古代人,文明发展,传承形式,传承方式,数字化传承,智能计算,数字媒体,增强现实技术,合文化,传播过程,艺术特点,虚实结合,智慧化平台,前沿动态,分析和综,杂文,文物数字化,瓶颈问题,数字化采集,特征提取算法,分析文化,构图,色彩特征,造型特征,数字化模拟,语义特征,传统图形,图形图像处理,深度学习方法,文化数字化,数字化仿真,法特,和算,算法效率,实体化,虚拟化,前沿信息技术,多模态图像,小样本学习,风格化,图像生成,生成方法,多源异构大数据,文化遗产数字化,数字化修复,交互展示,音频,自然人机交互,人机交互技术,逼真,虚实融合,渲染,展品,虚拟交互,前文,平台系统,系统管理,业务协同,数据缺乏,统一规范,系统维护,管理成本,大数据模型,私有云,云架构,智慧平台,民族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活化技术,传播影响,扬中,中华文明,文化繁荣,虚拟修复
AB值:
0.413289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