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狂欢、区隔与抵抗:游戏圈"梗"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文献摘要:
互联网社会中,"梗"作为一种具备圈层属性的隐语黑话,逐渐成为青年一代新的交流话语,造"梗"玩"梗"也成为一种独特的亚文化现象.文章采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框架,对游戏圈的"梗"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文本分析方面,"梗"主要以造词和挪用两种方式为主.它们虽不符合日常语言使用规范,然而具有鲜明的情境化语义特征;话语实践方面,"梗"除了使网民获得文本消费快感外,还具有戏谑主流话语、制造群际差异、构筑圈层藩篱的功用;社会实践层面,造"梗"玩"梗"一方面反映出个体面对社会关系时的乏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个体、群体与社会三者在话语权力支配方面的媒介权力博弈.
文献关键词:
"梗";亚文化;批评性话语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廖中鸣;胡江伟;姜小凌
作者机构:
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廖中鸣;胡江伟;姜小凌-.狂欢、区隔与抵抗:游戏圈"梗"的批评性话语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22(05):42-48
A类:
B类:
狂欢,区隔,批评性话语分析,圈层,隐语,黑话,青年一代,亚文化现象,造词,挪用,两种方式,虽不,语言使用,使用规范,情境化,语义特征,话语实践,网民,快感,有戏,戏谑,主流话语,藩篱,功用,体面,话语权力,媒介权力,权力博弈
AB值:
0.4706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