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作为一种仪式的"数字断连":创造、共享与修正
文献摘要:
"数字断连"是个体在过度连接媒介之后主动寻求的回避和控制措施.为了探求个体如何反思和对抗媒介技术、控制媒介使用时间,本文基于传播仪式观理论,提出一个断连仪式的分析框架"仪式创造-仪式共享-仪式修正",并运用扎根理论对断连者自发记录的数字断连文本进行话语分析,将数字断连实践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觉醒阶段,通过感知时间数据、情绪和主体性等因素,个体产生数字断连的意愿;二是控制阶段,围绕打卡、记录、互动等仪式,个体形成了一套自追踪的断连方法;三是迂回阶段,因难以完全断连,个体在仪式的降级化和再进入过程中重复进行自我控制.研究认为,断连仪式的展演目的不仅在于个体断连,还在于个体通过断连仪式中的群体"互动","共享"断连的价值观、社会关系和生活状态,试图建构、维系一种人与技术共存的、有秩序的、有意义的、可以彰显人的自主性的文化世界.
文献关键词:
数字断连;仪式;创造;共享;修正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月;高再红
作者机构: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月;高再红-.作为一种仪式的"数字断连":创造、共享与修正)[J].新闻知识,2022(09):3-10
A类:
数字断连
B类:
后主,媒介技术,媒介使用,使用时间,传播仪式观,扎根理论,行话,话语分析,过感知,感知时间,打卡,连方,迂回,降级,自我控制,生活状态,人与技术,人的自主性
AB值:
0.23958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