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生态涵养区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特征研究
文献摘要:
科学划分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土地利用类型,并对其结构进行系统分析,是编制村庄发展规划和实施差异化整治措施的基础.以北京市密云区为例,基于细化分类的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数据和密云水库保护区范围,综合运用Weaver-Thomas组合系数法、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景观格局分析等方法,分析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密云区农村居民点以生活空间为主,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为辅,居住、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商旅服务是主要的用地类型;农村居民点内部生活空间的分布最均衡,其次是生产空间,生态空间用地类型最不均衡,水源保护区内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生态空间面积比例高于区外.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类型较为混合,景观破碎;比较而言,水源保护区内的景观相对聚集和规则,说明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和管理对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有一定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村庄用地的有序整治与高效利用提供依据.
文献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水源保护区;均衡度;密云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唐秀美;刘玉;任艳敏;杨亚楠
作者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97;农业农村部农业遥感机理与定量遥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唐秀美;刘玉;任艳敏;杨亚楠-.生态涵养区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特征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22(03):189-196
A类:
内部用地结构,差异化整治
B类:
生态涵养区,土地利用类型,村庄发展,整治措施,密云区,密云水库,Weaver,Thomas,组合系数,系数法,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景观格局分析,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商旅,用地类型,水源保护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比,区外,比较而言,明水,划定,有一定影响,村庄用地,均衡度
AB值:
0.20387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