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近40年来三峡库区农村人口与居民点用地演变脱钩及驱动效应分析
文献摘要:
三峡库区是以山地和丘陵为主而组成的独特的移民与生态敏感地理单元,库区农村居民点因受自然条件影响及人类活动的双重扰动,具有利用形态特殊性和驱动机制复杂性等特征.该研究基于人地关系视角,构建分析框架,采用核密度、Tapio脱钩模型和对数平均迪式指数分解法(LMDI,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分析三峡库区1980—2019年农村人口与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脱钩及驱动因素,揭示了库区人口变动与农村居民点演变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近40年来,库区农村人口与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趋势相反.1980-2019年间,三峡库区农村人口持续减少,近40年净减少714.75万人,同期库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净增加11992.88 hm2,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增加主要来源于耕地占用.2)研究区衰退负脱钩和强负脱钩是农村居民点和农村人口动态变化的主要状态,1990-2000年及2000-2010年农村人口和农村居民点的强负脱钩区县数比2010—2019年和1980—1990年多,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伴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不减反增趋势明显,农村人口与农村居民点规模严重失衡.3)城镇化效应和利用集约度效应为增量效应,正向促进了农村居民点规模的扩张,而城乡人口结构效应是抑制农村居民点规模扩张的主导因素,区域总人口效应在1980-1985年间与2000-2019年间促进了农村居民点扩张,1985-2000年间抑制了农村居民点扩张,农村居民点规模扩张主要受居民点集约利用粗放的影响,区域总人口效应为减量效应的区县主要位于中部及东部区县,明显受库区移民使人口流出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利于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与高效利用.
文献关键词:
农村;模型;人-地关系;农村居民点用地;农村人口;脱钩分析;驱动效应;三峡库区
作者姓名:
王兆林;鄂施璇;陈军利
作者机构: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重庆 400067;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006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兆林;鄂施璇;陈军利-.近40年来三峡库区农村人口与居民点用地演变脱钩及驱动效应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22(13):273-284
A类:
人口结构效应
B类:
三峡库区,农村人口,变脱,驱动效应,丘陵,生态敏感,地理单元,自然条件,人类活动,驱动机制,人地关系,构建分析,核密度,Tapio,脱钩模型,指数分解,分解法,LMDI,Logarithmic,Mean,Divisia,Index,农村居民点用地,驱动因素,人口变动,用地变化,净增,hm2,耕地占用,区县,用地规模,不减,正向促进,城乡人口结构,规模扩张,主导因素,总人口,点集,集约利用,库区移民,人口流出,农村土地资源,有效配置,脱钩分析
AB值:
0.2336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