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南方红壤丘陵区耕地生态问题识别与修复分区
文献摘要:
农业空间生态修复是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重要内容之一,耕地作为农业空间的重要载体,精准识别耕地生态问题并对其系统分区,是新时期耕地高质量发展与科学高效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重要前提.该研究以南方红壤低山丘陵区耕地生态修复为研究对象,以江西省为例,针对国土空间规划中耕地生态修复的景观连通性、矿山生态负面影响、恢复退化土地生态功能和农业开发对生态空间胁迫程度4个方面,识别了江西省耕地的破碎化、矿山损毁、水土流失以及与生态用地冲突4种生态问题,采用基于修正的通用水土流失方程(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RUSLE)模型、景观指数、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各生态问题的指标程度进行定量化分析;基于组合权重构建了生态修复综合指数,依据流域、主要生态问题与修复程度分区方法,对全省耕地生态修复进行了综合分区.结果表明:1)2000—2018年间,江西省耕地水土流失主要以轻度侵蚀为主,水土流失总面积减少50.98%,赣江上游流域和鄱阳湖环湖区等水土流失现象加重;耕地斑块密度、破碎度趋于增加,聚集度趋于离散;耕地占用林地、水域与湿地等生态用地面积共计739.15 km2;建材及砖瓦黏土类和稀有稀土金属等废弃矿山累计破坏耕地的面积为13.18 km2.2)江西省耕地生态修复综合指数空间差异化明显,按照划分标准,将江西省共划分为8个流域大区,38个小区,包括水土保持重点修复、矿山生态重点修复、生态用地重点修复和耕地连通重点提升4个方向.研究可为国土空间规划中农业空间的耕地高质量发展提供方法支撑,为江西省农业空间生态修复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关键词:
生态问题诊断;生态修复分区;耕地;国土空间规划;江西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晓燕;宁佳;史文娇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4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晓燕;宁佳;史文娇-.南方红壤丘陵区耕地生态问题识别与修复分区)[J].农业工程学报,2022(24):197-206
A类:
鄱阳湖环湖区
B类:
红壤,生态问题识别,农业空间,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精准识别,高效开展,低山丘陵区,国土空间规划,中耕,景观连通性,矿山生态,土地生态,生态功能,农业开发,生态空间,胁迫程度,破碎化,损毁,水土流失,生态用地,Revised,Universal,Soil,Loss,Equation,RUSLE,景观指数,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矩阵和,空间分析,定量化分析,组合权重,综合指数,分区方法,综合分区,耕地水,失主,总面积,赣江,江上,斑块密度,破碎度,聚集度,耕地占用,用林,林地,水域,km2,建材,砖瓦,黏土,稀有稀土金属,废弃矿山,空间差异化,划分标准,水土保持,持重,中农,生态问题诊断,生态修复分区
AB值:
0.34052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