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周易》经传超越观念的轴心转向
文献摘要:
余英时把"轴心突破"归于"内向超越",肯定"轴心时代"带来了个人精神的觉醒,但他忽视了神圣超凡存在者"天"或"帝"失落所造成的理性的僭妄.在超越观念上,"轴心时代"表现为"外在超越"逐渐转向"内在超越"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称为中国哲学的"轴心转向"."轴心转向"在中国早期《周易》哲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易经》中的形上神圣超凡存在者是作为至上人格神的"帝"或"天",天人通过祭祀、帝享、天祐的方式沟通,此时"外在超越"仍占主导地位.经过了春秋时期易学的伦理化演进,《易传》中作为人格神的"帝"或"天"的地位明显下降.在形上外在超凡观念层面,《易传》建构了一套以"天地""乾坤""阴阳"为核心的宇宙本体论;在内在超验观念层面,《易传》在继承重"德"传统的同时,通过心性关系的建构解决天人之际的问题.
文献关键词:
超越;轴心转向;内在超越;外在超越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乐晓旭
作者机构: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乐晓旭-.《周易》经传超越观念的轴心转向)[J].周易研究,2022(04):58-67,111
A类:
轴心转向
B类:
周易,经传,余英时,归于,内向,轴心时代,人精,神圣,超凡,存在者,失落,外在超越,内在超越,中国哲学,中国早期,易经,人通,祭祀,春秋时期,易学,伦理化,易传,乾坤,阴阳,宇宙本体,本体论,超验,承重,过心,天人之际
AB值:
0.3909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