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周易正义》疏《系辞》圣人义平议——兼论义疏学的解释特色与衰亡原因
文献摘要:
圣人的含义是魏晋以降一直为学者所关注的问题.在玄学的影响下,圣与贤悬隔成为六朝人的普遍观念,圣人和贤人分别被赋予体无、知几、无过、生而知之与体有、庶几、不贰过、学而知之等特质,二者之间存在明确界限.这成为了《周易正义》解释圣人含义的思想背景.在结合韩注解释《系辞》中"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和"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二句时,面对《易传》原文与通行圣人观的矛盾及韩注包含的问题,《正义》援用玄学理论及当时常说,给出了表面可通的解释,却也制造出诸多矛盾,陷入了理论困境.这反映出时代观念的变迁对经典解释的影响,并提示解释臻于极限可能也是义疏学衰亡的原因之一.
文献关键词:
《周易正义》;《系辞》;圣人;玄学;义疏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余越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10087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余越-.《周易正义》疏《系辞》圣人义平议——兼论义疏学的解释特色与衰亡原因)[J].周易研究,2022(03):63-74
A类:
B类:
周易,系辞,平议,义疏学,衰亡,魏晋,玄学,悬隔,隔成,六朝,贤人,无过,生而知之,庶几,注解,二句,易传,原文,圣人观,援用,诸多矛盾,理论困境,时代观,经典解释
AB值:
0.42869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