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应位·有无·心迹——论《周易正义》对玄学的转化
文献摘要:
《周易正义》中有一种被忽视的"无应之应"的易例,与"同位有应"不同,"无应之应"体现了玄学对易例的拓展,其理论内涵是以否定性的"无"为基础来建立普遍而本真的相应关系.郭象《庄子注》中大量出现的"无心"被孔疏继承下来,"无应之应"从心性论来讲即"无心感物".孔疏将郭象"所以迹/无心-迹"这一理解圣人的框架改造为"无心有迹""心迹俱无"两种形态,"迹"被肯定为积极的"功业",是"无心之体"的经纶之"用",这种思想克服了郭象圣人形象的困境,在玄学的基盘上开启了唐宋时期重建政教秩序的历史方向.
文献关键词:
同位相应;郭象;易例;无心;所以迹
作者姓名:
胡海忠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海忠-.应位·有无·心迹——论《周易正义》对玄学的转化)[J].中国哲学史,2022(06):62-68
A类:
所以迹,同位相应
B类:
心迹,周易,玄学,被忽视,易例,理论内涵,否定性,本真,郭象,庄子注,大量出,无心,心性论,感物,功业,经纶,圣人形象,盘上,唐宋时期,建政,史方
AB值:
0.3710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