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染色质结构之美——染色质可及性
文献摘要:
染色质可及性(chromatin accessibility)作为一种衡量染色质结合因子与染色质DNA结合能力高低的染色质属性,是评价染色质结构稳态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多种细胞核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包括基因转录调控以及DNA损伤修复等.该属性的异常调控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包括肿瘤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对于该属性探究已经成为生命科学与疾病领域的热点.伴随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运而生,例如染色质构象捕获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及两种技术的结合等.随着技术的进步,多种参与调控染色质可及性的因素被发现和总结,包括核小体占位、组蛋白修饰以及非编码RNA等.多项大规模的染色质组学数据绘制了多种疾病的染色质可及性图谱,为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染色质可及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数据支持.同时,随着单细胞染色质可及性测序技术的发展,实现了对细胞类型染色质层面的划分,弥补了单纯依赖基因表达划分细胞类型的不足.本文将从染色质的组成与可及性、影响染色质可及性的因素、染色质可及性的检测方法,以及染色质可及性与癌症的关系等方面简要阐述染色质可及性的研究进展.
文献关键词:
染色质可及性;癌症;组蛋白修饰;染色质结构;检测方法
作者姓名:
彭建;张宏权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天然药物与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1
引用格式:
[1]彭建;张宏权-.染色质结构之美——染色质可及性)[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2(10):1269-1284
A类:
B类:
染色质结构,染色质可及性,chromatin,accessibility,结合能,细胞核,基因转录,转录调控,损伤修复,异常调控,神经退行性疾病,生命科学,疾病领域,染色质构象,高通量测序技术,核小体,占位,组蛋白修饰,非编码,组学数据,单细胞,细胞染色,细胞类型
AB值:
0.1774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