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A2(EphA2)SAM结构域对激酶结构域的脂质体结合能力与激酶活性的调控研究
文献摘要:
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Eph receptor)是受体酪氨酸激酶(RTK)家族中最大的亚家族,其介导的双向信号传导对细胞的形态、黏附、运动、增殖、生存及分化都有重要的调控作用.EphA2是Eph受体家族中一个被广泛研究的重要亚型,在白内障和乳腺癌等病理发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既往研究发现:EphA2受体的激酶结构域可结合细胞膜,其激酶活性受磷脂膜的调控,但是相邻的SAM结构域对激酶结构域与脂膜的相互作用以及激酶活性的影响尚不清楚.在此项研究中,通过与磷酸酶PTP1B1-301活性片段共表达的方式,表达、纯化了 EphA2受体的胞内段激酶-SAM串联结构域,通过比较胞内段激酶-SAM串联结构域与单独激酶结构域的脂质体结合能力,以及测定对应的激酶活性,发现:EphA2受体胞内段的SAM结构域使其激酶结构域与脂质体(4 mg/mL)的结合能力增强约6倍(P<0.001);磷酸化后的EphA2胞内段激酶-SAM串联结构域结合脂质体(4 mg/mL)的能力比非磷酸化的胞内段激酶-SAM串联结构域提高2.5倍(P<0.05);而结合脂质体后,激酶结构域的激酶活性也被进一步提高,从而形成正反馈.综上所述,本研究的发现提示:EphA2胞内段的酪氨酸激酶结构域与相邻的SAM结构域可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功能单位,其激酶活性和脂质体结合能力与单独的激酶结构域相比都形成了明显的差异,我们的这一发现对进一步理解Eph受体家族其他亚型的激酶结构域的活性调控提供了参考与思路.
文献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SAM结构域;酪氨酸激酶结构域;脂质体;激酶活性
作者姓名:
吴霞;陈倩苟;王玥;刘伟
作者机构:
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生物医学研究所,深圳市神经结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广东,深圳518036
引用格式:
[1]吴霞;陈倩苟;王玥;刘伟-.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A2(EphA2)SAM结构域对激酶结构域的脂质体结合能力与激酶活性的调控研究)[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2(07):892-898
A类:
PTP1B1,酪氨酸激酶结构域
B类:
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EphA2,SAM,脂质体,结合能,激酶活性,调控研究,receptor,受体酪氨酸激酶,RTK,亚家族,信号传导,白内障,细胞膜,磷脂,此项,活性片段,共表达,串联结构,磷酸化,正反馈,综上所述,结构功能,一发,活性调控
AB值:
0.1346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