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异体自噬的操控:病原微生物对宿主翻译后修饰的调节作用
文献摘要:
自噬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溶酶体依赖性分解代谢途径,涉及细胞分化、饥饿耐受和免疫防御等生物学功能.其中,异体自噬被定义为真核细胞特异性识别并清除胞内病原微生物的过程,是免疫细胞行使宿主防御的重要方式.然而,许多病原微生物已经"开发"了特殊的毒力因子(包括效应蛋白质和表面蛋白质等),衍生出多种逃避或劫持自噬作用的策略.研究表明,调控自噬的信号复杂,涉及到多种自噬相关蛋白质(autophagy related proteins,ATG proteins)的精细调控.现已证实,自噬的关键步骤经历了广泛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s),例如磷酸化/去磷酸化、泛素化/去泛素化等.这些修饰作用通过影响蛋白质的结构、稳定性、活性及其在细胞中的定位,赋予了宿主细胞自噬调控高度的动态性和可逆性.此外,研究发现,病原微生物的毒力因子能够劫持宿主细胞中ATG蛋白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干扰自噬的信号传递,从而对抗异体自噬并促进其在宿主细胞中的存活.本文总结了常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异体自噬中的作用,并重点关注病原微生物利用宿主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操纵异体自噬,进而促进自身存活的相关机制,为探索异体自噬干预策略和控制病原微生物感染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异体自噬;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自噬操纵;病原微生物;毒力因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郭凌峰;周长林;樊竑冶
作者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南京211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凌峰;周长林;樊竑冶-.异体自噬的操控:病原微生物对宿主翻译后修饰的调节作用)[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2(01):8-14
A类:
异体自噬,效应蛋白质,自噬操纵
B类:
操控,病原微生物,真核细胞,溶酶体,分解代谢,代谢途径,细胞分化,饥饿耐受,免疫防御,生物学功能,细胞特异性,特异性识别,免疫细胞,宿主防御,多病原,毒力因子,表面蛋白,逃避,劫持,自噬相关蛋白,autophagy,related,proteins,ATG,精细调控,现已证实,关键步骤,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modifications,PTMs,磷酸化,去泛素化,修饰作用,主细胞,细胞自噬,可逆性,信号传递,微生物利用,宿主蛋白,相关机制,干预策略,微生物感染
AB值:
0.2602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