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伐柯之斧:美国现代诗中的革新章法与文化传承之斧
文献摘要:
自1948年陈世骧英译西晋文人陆机的《文赋》面世后,中国式"伐柯之斧"成为美国现代诗革新章法之斧,被赋予了特定的象征义和隐喻义.究其实质,主要是因为中美诗学传统中都存在着"斧"文化,且"斧"之意象皆为诗歌创新、文化传承的利器."中国斧"的诗学意义主要体现为"章法"利器,即诗歌创作章法的技巧使用,而"美国斧"的诗学意义主要表现为"清场"利器,即去浪漫化,为"美国化"特征的本土诗歌登场做"清场"准备.这一共性使得美国现代诗中有一些借用"中国斧"这一利器进行变异、改写的作品,且赋予"清场"后的美国诗歌和诗学一股新的气息,彰显了美国文化的传承力.基于中美诗学各自传统中的斧意象,本文拟从源头上探讨"伐柯之斧""伐柯其则"这类中国文化概念隐喻在美国现代诗中所引发的深层变革原因,以及在诗歌创作中的改写现象及符号适应性.
文献关键词:
伐柯之斧;章法利器;文化传承;变异改写;符号适应
作者姓名:
谭琼琳
作者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谭琼琳-.伐柯之斧:美国现代诗中的革新章法与文化传承之斧)[J].中国比较文学,2022(02):14-31
A类:
伐柯,伐柯之斧,符号适应,章法利器,变异改写
B类:
现代诗,新章,陈世骧,英译,西晋,陆机,文赋,面世,象征义,隐喻义,其实质,诗歌创新,诗学意义,诗歌创作,清场,浪漫化,美国化,登场,一共,借用,一股,气息,美国文化,文化的传承,传承力,自传,头上,文化概念,概念隐喻
AB值:
0.303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