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意蕴与培育路径——基于对香港民众国家认同教育问题的思考
文献摘要:
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的培养是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国族身份认同,其理论旨归直指对国家的认同与忠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具有的包容性、灵活可塑性、人民性的理论特质决定了其在处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和社会安定和睦问题中的广适性.香港同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意蕴出发,剖析"香港之困"形成的社会心理和思想根源,对在香港民众中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当前在香港民众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主渠道功能、加强对公共领域的管理和导控、完善治港管港的法律法规、树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至上权威、构建香港地区与祖国内地之间的利益关联和命运关联等举措,将"香港之局"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破解"香港之困".
文献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香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承就;赖慧婷
作者机构:
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5400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承就;赖慧婷-.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意蕴与培育路径——基于对香港民众国家认同教育问题的思考)[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01):35-43
A类:
B类:
时代意蕴,培育路径,国家认同教育,教育问题,国家意识,爱国精神,国民教育,国族,身份认同,论旨,旨归,直指,可塑性,人民性,理论特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社会安定,和睦,广适性,同胞,社会心理,思想根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渠道功能,公共领域,导控,善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地区,祖国内地,利益关联,联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AB值:
0.3037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