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解释学视野中的事件性概念
文献摘要:
真理是知识与对象的一致,近代的科学方法论试图以分析与综合相统一的方式达到这一要求.康德以数学模式建构其科学方法论,但"物自体"的存在却让他未能真正将对象综合进知识之中.黑格尔以"中介"的否定性方式改进思维与存在的共生关系,并最终以精神现象学的方法将对象容纳进了知识的世界,但目的论的式微使得"精神"渐渐失去影响,历史现象反而成为最重要的遗产.海德格尔改变了对存在的发问方式,他指出最重要的是让此在"去存在",从而在时间性维度上使个体获得自我确证.但共同世界是由不同个体在空间中共同构成的,在此基础上,"事件性"概念具有独特的解释学价值."事件性"突出的是个体间未经理性筹划的遭遇,普遍确定的只有遭遇的瞬间被给定的秩序,而行动的不可预测与开创性则是未来生活的主旋律,以德性面对无常是个性生活的最终选择.对象世界由此获得了真正的尊重.
文献关键词:
事件性;解释学;历史现象;共同世界;真理
作者姓名:
吴允通
作者机构: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允通-.解释学视野中的事件性概念)[J].理论界,2022(02):45-50
A类:
B类:
解释学,野中,事件性,科学方法论,分析与综合,一要,康德,数学模式,模式建构,物自体,黑格尔,否定性,思维与存在,共生关系,精神现象学,容纳,目的论,式微,渐渐,历史现象,海德格尔,发问,他指,时间性,自我确证,共同世界,经理,筹划,瞬间,开创性,未来生活,主旋律,以德,德性,无常,性生活
AB值:
0.4905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