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新声何以多成僻调——《乐章集》创调特征与词史接受透视
文献摘要:
柳永《乐章集》所创之调大多成为僻调,显示出北宋词坛创作理念的分化和词史接受的复杂趋向.就曲调而言,柳词创调的主要乐曲来源本是教坊曲而非民间俗曲,但其竞逐新声、务求协律的做法,与士大夫词人重视属辞甚于协律的理念存在分歧.就体式而言,柳词创调大量使用长句、长韵和上下片很不对称的"自由体",与近体诗及唐五代小令差异很大,也遭到词坛"冷遇".词体向着整饬典雅的方向演进.就吟唱及传播而言,柳词倚声制调、依调行腔,需要较高表演技巧,虽声传一时却格外受传播条件的限制,不适用于绝大多数因为不通音律而不得不按谱填词、依字声行腔的词家.柳词创调多成僻调的根本原因,是唐宋词歌曲和文学双重身份的错位并行.
文献关键词:
《乐章集》;新声;创调;僻调;词体
作者姓名:
昝圣骞
作者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昝圣骞-.新声何以多成僻调——《乐章集》创调特征与词史接受透视)[J].文学遗产,2022(03):89-101
A类:
僻调
B类:
新声,乐章集,创调,词史,柳永,所创,北宋词,词坛,创作理念,曲调,乐曲,源本,教坊,俗曲,竞逐,务求,协律,士大夫,词人,甚于,长句,下片,自由体,近体诗,唐五代,小令,冷遇,词体,整饬,典雅,吟唱,行腔,表演技巧,格外,不通,音律,填词,唐宋词,歌曲,双重身份
AB值:
0.47718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