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鲁迅的神思与《新生》的神思——以留日时期鲁迅、许寿裳、周作人为中心
文献摘要:
"神思"不仅是早期鲁迅最重要的思想概念之一,而且也构成了留日时期《新生》杂志同人的精神认同.许寿裳侧重反抗权威束缚的国民神思(即"上征心"),并将其对应于康德哲学影响下的国民理性自觉心与道德感召力;周作人关注反抗群学功利性的文学神思,思考在"寂漠"的文明处境下神思呈现为"哀音"的独特形态,进而作为"新声"的预备.鲁迅为这个源自《文心雕龙·神思》的词汇赋予了创造性内涵,它不仅继承了嵇康《声无哀乐论》的超善恶观,而且吸收了从拜伦到尼采的西方近代"神思"一宗的文明创造力和批判力,颠转了严复译《天演论》中"神思"的从属性地位.由此,我们可以反思学界对"神思"诠释的偏颇,并将"神思"延伸到新文学之中,因为胡适早年也曾用这个概念来倡导文学革命.
文献关键词:
神思;《新生》;鲁迅;许寿裳;周作人
作者姓名:
陈云昊
作者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 453007
引用格式:
[1]陈云昊-.鲁迅的神思与《新生》的神思——以留日时期鲁迅、许寿裳、周作人为中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2(04):194-210
A类:
严复译
B类:
鲁迅,神思,留日,许寿裳,周作人,反抗,应于,康德哲学,理性自觉,道德感,感召力,群学,功利性,明处,处境,新声,预备,文心雕龙,嵇康,声无哀乐论,善恶,拜伦,尼采,西方近代,一宗,批判力,天演论,从属性,偏颇,伸到,新文学,胡适,早年,文学革命
AB值:
0.41934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