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民国时期自治机关与县域政治——以20世纪30年代广东县参议会的创设及运作为例的研究
文献摘要:
县参议会是国民党政权设立的地方自治机关.20世纪30年代中期,全国仅有广东省各县均成立了县参议会,该历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28年10月至1931年5月,广东在《县组织法》框架下进行初步建设.第二阶段自1931年5月至全面抗战前,宁粤分裂,广州国民政府将推行地方自治作为与南京分庭抗礼的重要举措.广州国民政府颁布《县地方自治条例》及相关法规,详细规定县参议会的职权、产生方式和运行规则.在实际运作中,县参议会针对民众生计、救济农村等迫切事项提出多项提案,推动县政府着力解决,为县域社会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然而,县政府与县参议会因权责问题龃龉不合,上级行政指令和经费短缺挤压了县参议会发挥作用的空间.广东各县参议会的形式意义大于现实意义,但不失为一次有价值的县政实验.
文献关键词:
县参议会;地方自治;广东;县政;国民政府
作者姓名:
项浩男
作者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北京 100081
引用格式:
[1]项浩男-.民国时期自治机关与县域政治——以20世纪30年代广东县参议会的创设及运作为例的研究)[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06):28-41
A类:
县参议会,龃龉不合
B类:
民国时期,自治机关,东县,国民党,地方自治,各县,第一阶段,组织法,第二阶段,全面抗战前,广州国民政府,分庭抗礼,定县,职权,生计,救济,切事,提案,县政府,县域社会,权责问题,上级,不失为
AB值:
0.18412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