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乐小法者"的四相观——从历史语境考察《金刚经》的一句经文
文献摘要:
无我思想是佛教区别于别教的核心主张,无论大乘、小乘理应都不违背.而四相(四见)是对"我"的四种妄执,与无我思想相牴牾.然而,鸠摩罗什所译《金刚经》的一句经文,却明言小乘信仰者执著于四相.在《金刚经》的六大汉译本中①,只有罗什译本与义净译本如此翻译,其余四个译本则将小乘信仰者与执著四相者并列,而现存梵本也支持这四种译法.那么,出现这种差异到底是因为翻译不同,还是因为彼此所据梵本不同?有无可能存在一种与什译吻合、直指小乘人执著四相的梵本?本文尝试从《金刚经》现世时的印度社会思想状况及佛教自身的处境出发,来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笔者认为,无论这种梵本是否存在,当时的印度大乘佛教都具有破外斥小、标立自宗的内在需要.
文献关键词:
小乘;四相;有我论;无我论
作者姓名:
樊舟
作者机构: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宗教文化研究所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樊舟-."乐小法者"的四相观——从历史语境考察《金刚经》的一句经文)[J].世界宗教研究,2022(01):58-67
A类:
有我论,无我论
B类:
法者,四相,历史语境,金刚经,一句,经文,我思,教区,别教,小乘,违背,鸠摩罗什,所译,明言,信仰者,执著,大汉,汉译本,并列,译法,种差,无可,直指,现世,印度社会,社会思想,思想状况,处境,大乘佛教
AB值:
0.34539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