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元代泉州印度教龛状石刻纹饰辨析
文献摘要:
元代泉州印度教石刻是中国在本土发现的唯一一批印度教寺遗存,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其中,五方龛状石刻图案组成复杂、精美且独特,主题图像目前都已解读清楚,配饰虽分量不小,但因图像罕见、费解,至今仍未得到完全辨析.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近些年石刻图像已逐步解密.通过对五方龛状石刻的配饰作抽丝剥茧的分析,可以发现古代中印双方的多种文化图样集合在小小石刻中:装饰神像的是屋形龛,屋式主体构造采用印度神庙的营造法式;屋顶有中式建筑的脊饰,包括吻兽和正脊中央脊饰;吻兽是龙头与卷草纹搭配形成的龙吻;脊中央的脊饰采用印度神庙的"金刚首",但腹部装饰了中国的传统云纹图;柱子用中印都常见的莲瓣纹和忍冬纹装饰;屋形龛的两旁雕刻有藏传佛教的过门塔.如此,印度教、佛教、道教,以及喇嘛教元素的有机搭合,创作出独一无二的新图案.图案细节所代表的文化背景也渐次显现,从而传递出大量的信息,展现了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背景下,汉文化、草原文化和印度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文献关键词:
印度教;云纹;龙纹;莲瓣纹;喇嘛塔
作者姓名:
王丽明
作者机构: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学术部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丽明-.元代泉州印度教龛状石刻纹饰辨析)[J].南亚东南亚研究,2022(06):106-121
A类:
喇嘛塔
B类:
元代,泉州,印度教,石刻,纹饰,唯一一,遗存,历史意义,五方,图案,精美,主题图,配饰,费解,解密,抽丝剥茧,中印,多种文,图样,小小,小石,神像,用印,神庙,营造法式,屋顶,中式建筑,脊饰,正脊,脊中,卷草纹,金刚,云纹,柱子,莲瓣纹,忍冬纹,两旁,雕刻,刻有,藏传佛教,过门,道教,喇嘛教,独一无二,新图,文化背景,渐次,递出,多元文化,汉文化,草原文化,印度文化,龙纹
AB值:
0.46557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