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佛教仪式音乐的社会效能研究
文献摘要:
仪式音乐是佛教仪式中极其重要的要素,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佛教的仪式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其实质是作为信仰主体的人对佛教义理进行诠释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即佛法的外化,其根本目的在"礼佛""供佛""诵佛".从历史发展来看,中国传统的佛教仪轨音乐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印度婆罗门教时期的吠陀经典.《土观宗派源流》认为:"吠陀经典是印度最早的经典,为印度宗教、哲学和文学的基础."特别是其中的《梨俱吠陀》《赞颂明论》《祠祀明论》《赞颂明论》《歌咏明论》及《亚求罗吠陀》等诸多吠陀经典,总集赞美歌词、祭祀所用咒文和祭词.这些歌词和祭文在"吠陀师"的吟诵之下具有了一定的节奏感和音律美.另一个是中国传统的梵呗.佛祖住世时期采用"清净和雅"的吹唱来演经说法,后佛陀谢世,这种生动形象的传法方式逐渐向其他国家传播,在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诵唱方式.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梁虹
作者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梁虹-.佛教仪式音乐的社会效能研究)[J].中国宗教,2022(08):70-71
A类:
赞美歌,咒文
B类:
佛教,教仪,仪式音乐,社会效能,效能研究,其实质,教义,表达形式,佛法,外化,根本目的,礼佛,供佛,仪轨,婆罗门教,吠陀,宗派,赞颂,歌咏,总集,歌词,祭祀,文和,祭文,吟诵,节奏感,和音,音律,梵呗,佛祖,清净,说法,佛陀,谢世,法方,家传,诵唱
AB值:
0.49448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