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一"鲜"难求?地方流动对可持续饮食系统的影响机制
文献摘要:
可持续饮食系统的研究愈发受人重视,当前从关系主义视角的研究,偏重于与食物前向关联的"身体",忽视了与食物后向关联的"地方".本文选择福建省罗源县为案例研究地,分析了 20世纪90年代至今罗源饮食地理的变化情况,旨在探究地方流动对地方饮食系统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罗源从"海味、清鲜、笋糟、非标准"的闽菜系主导的地方饮食特征变为多元菜系并存的标准化饮食特点,原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新鲜"变得一"鲜"难求.该变化是由工业化、城镇化造成的"去地化"结构性因素与乡贤回家投资、三峡移民饮食跨地方迁移等"再地化"因素共同影响形成的.本文提出地方饮食系统的可持续性取决于个体的差异化感知,不能用生产—消费饮食系统的可持续性来替代个体对"可持续"的具身感知认同.
文献关键词:
地方流动;可持续饮食系统;闽菜;罗源
作者姓名:
戴俊骋
作者机构: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文化经济研究院,北京10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戴俊骋-.一"鲜"难求?地方流动对可持续饮食系统的影响机制)[J].人文地理,2022(04):32-38,74
A类:
可持续饮食系统,饮食地理,再地化
B类:
地方流动,关系主义,偏重于,罗源县,海味,非标准,闽菜,菜系,饮食特征,化饮,饮食特点,来日,去地化,乡贤,回家,三峡,移民,跨地方,化感,具身感知
AB值:
0.27937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